习古融今 探创今楷 ——旭宇先生的楷书创作
习近平主席在关于如何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时讲到:“诗文随世运,无日不趋新。”就是说,以诗文为代表的一切文艺作品都该与时代息息相关,随时代需求应运而生。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,反映时代风尚,表现民族品格。
2007年,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石家庄召开,会议上,大家回顾了楷书发展的历史,交流了当代楷书的创作实践,更重要的是探讨了楷书如何响应时代的呼唤,在传承古楷艺术的同时,不断推进书法艺术创新,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艺术作品。旭宇先生讲道,经过讨论,大家一致认为,书法应与时俱进,楷书的书写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入当代文化及审美情趣,这就是今楷概念的提出。
楷书在书法史上有着辉煌的历史,如果从其产生的魏晋时代算起,至今也有近一千八百年的历史。楷书发展史上出现了三大高峰,第一个是南北朝时期,以北魏为最精,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、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,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;第二个高峰是隋朝,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,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书,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,现藏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龙藏寺碑被誉为“隋碑之冠”;第三个高峰是唐楷,唐朝科举制度的昌盛及树碑立传风气的盛行使楷书达到了极致化,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,笔划平稳凝重,结构严谨,法度森严的风貌,出现了欧阳询、褚遂良、颜真卿、柳公权这样的楷书大家;之后,宋朝宋徽宗独创了一种字体——瘦金体楷书,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,个性极为强烈,被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。
楷书在古代属于实用性的书法,不过近现代以来,书写习惯的改变使得楷书失去了书写的功能,但是楷书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的表现,依然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着。对于今楷理念的提出,旭宇先生说道,出发点是让当代人喜欢、热爱楷书,而并不是模式化的模仿。那么今楷应该是怎样的一个面貌?旭宇先生讲道,“我们对古楷进行了细致的研究,唐楷的极致带来的是模式化的发展,但是唐楷之前的魏碑是自由的,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,也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,所以我们今天的楷书可以多借鉴魏碑的写法,当然,也可以借鉴历史上楷书大家不同的书写面貌,今楷是在尊重古楷和艺术的前提下,提倡百花齐放,让今楷成为一种艺术。”
对于今楷,旭宇先生认为:首先是强调尊重古楷,学习古代的书写方式,这里所说的古楷是对唐楷,魏碑、隋楷、及宋元时代的楷书的总称,认识和熟悉古楷后,将现代人的情趣、审美及要表达思想境界,把楷书的艺术化通过实用化突出出来。
旭宇先生的书法启蒙老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先生,老师教书法之前,把各种楷书字帖排在讲台上让学生们选,喜欢哪个老师都会给予指导,旭宇先生喜欢颜真卿的字帖,他的同桌则选择了魏碑。旭宇先生讲,“那时候我就知道楷书有赵体、颜体、魏碑等,在老师的引导下,我了解了楷书的各种书体,也感受到了书法创作的自由精神,正是这些线条自由而无穷的变化,造就了书法的魅力。”
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,每一个孩子在童年习字时,都是从田字格红色的格子开始,楷书的横平竖直,帮助我们摆正了每一个汉字。如今,书法学习不断升温,以小学生“书法热”为最,对此,旭宇先生表示,书法艺术是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,如果纳入教育可以更好的传承,但是,老师对书法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实行民主化,因材施教、不断启发孩子,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书体,了解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,也是为孩子们以后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宽广的道路。
旭宇先生是今楷的开拓者也是践行者,笔墨当随时代,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要求书法作品能够与时俱进,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。对此,旭宇先生说道,创新是时代的要求,也是时代的需求,我们提出了今楷的理念,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,让大家共同来关注这个话题,关注这种书写的方法,让楷书学习从一种自为行动变成一种自觉行动,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